红旗渠的修建历经10年,牺牲81人,不畏艰难,自力更生更是成为了红旗渠精神,流淌在林县人民的血液当中。
上世纪60年代,河南省林州市由于自身地理及气候原因,水源缺少,民不聊生。1959年,林县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。境内的4条河流都断流干涸了,已经建成的水渠无水可引,水库无水可蓄见了底,山村群众又得远道取水吃。经过多次讨论,要解决水的问题,必须寻找新的可靠的水源,修渠引水入林县。但是在林县境内没有这样的水源,县委把寻水的目光移向了林县境外,想到了水源丰富的浊漳河。
1959年10月10日,林县县委召开会议作决定把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,时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发出了“重新安排林县河山”的号召。专门研究“引漳入林”工程。工程决定于1960年2月开工,当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,全县只有150亩耕地、300万元储备金、28名水利技术人员。
历时近十年。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,架设152座渡槽,开凿211个隧洞,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,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,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.6公里,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。据计算,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,宽3米的墙,可纵贯祖国南北,绕行北京,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。
修红旗渠共牺牲了多少人 扩展
红旗渠的修建历经10年,牺牲81人。
红旗渠的修建被周恩来同志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大奇迹之一。举全县之力开凿了70.6公里的河道,保证了河南林县人民的吃水问题。
不畏艰难,自力更生更是成为了红旗渠精神,流淌在林县人民的血液当中。
修红旗渠共牺牲了多少人 扩展
人们在享受红旗渠所带来的福利时,应该永远牢记那些奉献者,尤其是要铭记那些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们!
红旗渠在修建的10年当中,先后有81位干部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。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,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。其中包括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,牺牲时年仅27岁。
曾经有一首《红旗渠》的诗,写到了“八十一位弟兄,英容成为遗照”。现抄录如下,以此纪念那些牺牲的英雄们——
在太行山脉/一条人工的河/流进了每一位游人的内心/漫山飘荡的绳索/串起了遥远的凿石声/曾经渴望的眼神里/硬是在峭壁的岩石上凿出了希望/八十一位弟兄/英容成为遗照/绝壁上挥舞铁锤的力量/将贫穷的命运砸碎/豆大的汗滴/融化了岩石/让一条沟渠在峭壁上蜿蜒前伸/从通水的第一天/淘淘的漳河水/让这片干渴的大地/自此不再有干渴的生命